2016年10月14日 星期五

負傷的治療者



有時候,覺得生命真的好奇妙。
每天忙忙碌碌,和很多生命擦肩而過,
和她或他同行某段哀傷的日子。
卻從沒有想過,被治癒的,也許是別人,又也許是自己。

-

記得那是個腸胃出血的智力障礙病人。
因為出血量過多,併發了多重器官衰竭和敗血症。
經搶救後,治療反應仍然不大。
家人決定不予搶救,盡量減少她的痛苦。

看著監察儀上那些好危險的數字,
我們知道她剩餘的時間大概不多。
剛好是負責護士的小護,也沒有太多可以為她做的呢。
唯有讓家人隨時來探望,陪伴她走過最後的時光。

一直守候在床邊的,只有病人的母親。
小護走到床邊,向她交代病人現時狀況等等,談了好一陣子。
然後,她問小護,
「我想問,佢係咪以後都唔會醒返...」

面對著突如其來的問題,
小護沒有說話,腦裡卻在想著該怎樣回答...
看著不發一言的小護,她大概也能猜到答案。
「.... 得架啦,我明架啦」 
「我不想給你假希望 ... 」小護回答。

臨別時,她向我道別。
看著那哀傷的面孔,
小護拍拍她的肩膀,請她好好保重。

她紅透了的眼睛,終於掉下眼淚。
她對小護說,「冇咩姑娘會咁樣同我講,你真係好好...」
「有啲咩唔好屈係個心度 喊出黎或者會舒服啲…」小護安慰著。

因為,這感覺,我懂。

-

記得某天,和一直同行的朋友相聚時,
她分享了最近很喜歡的一個詞語 --- "Wounded Healer" (負傷的治療者)。
當中說著的,是受過傷的我們,在各自的崗位和病人同行。

一路走來,我們受傷過、心碎過、哭過、痛過;
也是這些經歷,讓我們更了解,眼前的你正在承受的痛苦。

只想讓你知道,我們會與你同行。
好喜歡這份和不同生命相遇的工作呢。


// 那一天我受過傷 所以理解這狀況
迷糊裡 救藥無方的感覺 曾流淚到天光
請不要消失希望 夜長還是有星光
若是你 仍然有心跳
來陪著我經風與浪 信可靠岸 //
- 吳若希 < 我們都受傷 >


2016年9月13日 星期二

<哪一天我們會飛>




「X 姑娘畢業了 <3 」 九月的天氣 也許還有點悶熱 面書裡卻滿載著快樂的面孔 一個又一個的畢業status 看起來幸福滿瀉 收到師妹的信息 告訴小護她來年工作的地方 既是師妹 也是好友的她 邀請小護來到畢業禮和她合照 突然想起 和你們一起練習派藥考試 (AOM) 的小片段 想起你對小護 說著在病房裡收到的委屈 想起你考試失手 準備重考的那時候 所受到的壓力 想起你告訴小護 TPC 合格時那喜悅 看著你們這三年間的努力 然後順利畢業 小護也很感動呢 :') - 此刻的你 也許在擔心著未知的新環境 害怕自己會被派進傳聞中的「地獄」病房工作 擔心自己未能適應那藍衣背後的重量 這一年間 你也許會聽到很多別人對你的評價 然後偷偷的掉眼淚 一個人躲起來轉牛角尖 還有些時候 你會想 自己是不是應該辭職呢 也許離開那高壓的地方 會讓你更快樂 正式進入輪班生活  不規則的工作時間 要上班的假日 會讓你想念學生年代的自由 踏入社會 也意味著你已經長大 不再是從前無憂無慮的小孩 該是時候肩起自己的家 有時候 當你在醫院碰到同學 你會感到快樂 好像一切的辛勞也有眼前的人明白 談笑間 她告訴你 「呀邊個邊個resign左...」 你會感到惋惜卻又羨慕 欣賞她們有隨心而行的勇氣 但當你看見眼前軟弱的他和她 你還是會選擇留下來  因為你知道 這裡才是屬於你的地方 - 衷心恭喜你們畢業 願你們毋忘初衷 隨心而行 只要相信 便有希望 :) 「為何要相信 這裡會有希望 在最後 盼我會 像拍翼鳥悠晃 擁抱著 微風 沿途在看 哪裡 會發現曙光」 - 《差一點我們會飛》

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 給三年後的那個你 〉



翻開抽屜,看見了被摺成心形的藍色手工紙,彷彿記起些甚麼。 
那是小護在護校一年級的時候,寫給三年後自己的信。
打開心形摺紙,我開始讀著紙上那密密麻麻的筆跡。

- - -

給三年後的小學護:

順利的話,很快你便會是一名正式的註冊護士吧。三年的苦讀,讓你終於走到這一步,我想你一定很感動呢。

不知道現在的你,有著怎樣的感覺呢?多次的實習後,有為著病房裡發生的種種事情感到痛心和難受嗎?這三年間,有想過要放棄自己的夢想嗎?

我知道,在這段日子,也許你會帶著很深很深的悲痛走下去。眼淚也許流了又流,經歷過的傷痛也許讓你失去當初的赤子之心。

但請你記住,日子雖苦,也總有甜美。在病房裡、在生活裡,有遇上一些讓你快樂的小確幸嗎?生命的美麗,就是有笑有淚,有感動有難過。

最好的,尚未來臨。

「日後 儘量別教今天的淚白流
留低 擊傷我的石頭
從錯誤裡吸收」

Year 1 的那個你

- - -

四年。
不聰明的小學護,付出過很多的努力,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
耗盡力氣在大世界摸索,被無力感一次又一次的充斥,是多麼的疲憊不堪。

因為得來不易,會更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呢。

只願繼續相信自己,相信愛。 <3

2016年8月20日 星期六

生日快樂



不太忙碌的週末早上
小護和病床上的司機叔叔聊天 說著他的生活和工作
還有病患帶來的不適

說著說著 叔叔突然說
「呃... 其實今日係我生日 :D」
小護看了叔叔的病人手帶
原來今天是他六十多歲的生日呢

這是小護首次遇上生日的病人
沒有在他面前 把生日快樂說出口
也不希望他「年年有今日」 在醫院裡渡過
只希望叔叔身體健康 可以繼續工作
還有和子女們渡過更多更多的快樂日子

叔叔 祝你身體健康 日日開開心心 :)

希望有機會可以成為你的乘客 :D 

2016年8月10日 星期三

一路走來



翻開從前的日記
讀著那在絕望最深處中 寫下來的一字一句
曾經充滿淚水的文字 此刻看起來
好像已經不太痛了呢

一年了
記得一年前的夏天 是生命中最傷痛的時候
失去了她 像是失去了家
學業 工作 感情 還有太多不能承受的悲痛
世界彷彿是要倒下來一樣

記得那時候 連呼吸也感覺很痛
每天以淚洗面 感覺快要失去自己了
腦裡想過無數次要放棄的念頭

後來 傷口隨著時間 也隨著小護一路的成長
慢慢的癒合過來
現在只剩下一點小傷疤 

不快樂的記憶依然存在 偶爾還是會有點痛
只是我學懂了 如何更愛自己 接納自己的不圓滿
「解開心頭的枷鎖 路更廣」
我知道 我自由了

一路走來 殊不容易
謝謝曾遇上的每一位
謝謝上帝的愛
也感謝從前的自己 

希望以後也一直簡單快樂 不再恐懼 :)


"For thou wilt light my candle: the lord my God will enlighten my darkness." (Psalm 18:28)

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延續。愛(二):生命的禮物



(上回提要:延續。愛(一):年輕生命的逝去


晚上,小護回到病房工作,和午更的負責同事進行交接。

子健下午開始進行血液透析,希望由機器代替腎臟,把血液裡的廢物排走。
但開始洗血後,子健血壓急降至 64/44mmHg。醫生立刻暫停洗血及降血壓藥,並改以強心藥多巴胺 (Dopamine) 維持血壓。
團隊商討後,決定明晨再次和家屬會面後,進行腦幹死亡測試。


小護和同事仍在「交更」之際,子健爸爸站了在兒子病床邊。
會面中看似最冷靜的他,情緒卻在此刻爆發得一發不可收拾。
他用力的拍打著子健的身軀,無力的跪在床邊,發出讓人心碎的哭訴。

「點解你咁無用?!點解呀?!起身呀!!!快啲起身呀!!!」
他最無助的吶喊、最悲痛的崩潰,把小護的心狠狠的撕碎。
站在鄰床的小護和同事,並沒有加以阻止。
大概讓他痛哭一場,發洩自己的情緒,才能讓哀傷隨著眼淚流走...


待子健父親離開病房後,小護為子健抽痰及進行基本檢查。
呼吸機那冷冰冰的條紋,告訴我他不能自主呼吸,需要完全依賴呼吸機;
為他抽痰時,發現他毫無嘔吐反射 (gag reflex),小護的心不禁一沉...

當值醫生 Y 來到床前,檢查子健的精神狀態。
他,不再有任何神經反射。只剩一雙放大且無反應的瞳孔。
在窒息測試 (Apnea Test)* 中,子健於十五分鐘內亦毫無自主呼吸。
( *窒息測試 Apnea Test: 腦幹死亡的測試之一。停止呼吸機功能十五分鐘,只為病人提供氧氣,及觀察病人是否有自主呼吸運動。詳見 < 腦幹死亡 - Brain Stem Death > 一文。)

-

凌晨,距離子健入院剛好二十四小時。
小護坐在床前,細閱著子健的病歷紀錄;從急症室的搶救記錄,直至近數小時的狀況。
可惜未能找到能幫上忙的地方。

「.... 還有甚麼我能為他做的嗎?」小護看著子健,無奈的問資深護師。
「你還有很多事情可以為他做呢。為他好好整理儀容,更換喉管上皺了的膠紙、好好清潔口腔等等... 能夠讓一個人 die with dignity,真的很重要呢。」資深護師回答著。

在他那剩餘不多的時光,小護懷著最尊敬的心情,嘗試把在病床上的他打扮好,為他保留最後的一點尊嚴。

-

數天後,小護打開臨床病歷系統 (CMS),讀著子健最後的 discharge summary。

「兩位醫生分別進行腦幹死亡測試後,確認病人已喪失腦幹反射,並於 X月X日 Y時Y分 証實死亡。家人與器官移植主任會面後,決定捐出病人器官作移植用途。」

那刻,除了心內那滿滿的感動,小護也想起了他那在病房痛哭的父母
在短短一天間失去兒子,要面對於斯悲痛,本來就不容易。
然而他們的大愛,卻讓在生死邊緣的其他病人,帶來重生的曙光。

那是小護第一次照顧的器官移植病人。
謝謝你們的愛,讓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續下去,也為更多同樣在絕望中的家庭予以希望。

小護會好好把你的名字記住呢。


-

【登記器官捐贈 - 衞生署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
https://www.codr.gov.hk/codr/CInternet.jsf

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

延續。愛(一):年輕生命的逝去

記得,那是個 "A Night" 的早上。記得,你那跪在病房痛哭的父母。
沒有想過,和小護年紀相近的你,生命來得如斯短暫。
沒有想過,就在短短的一天,你的生命也如風逝去。

= = = = =



「收個 Tube case,ICH*。」
(ICH: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Tube 左: 指已進行氣管插管 (Endotracheal Intubation),由呼吸機協助呼吸。)

某個寧靜的早上,小護剛完成手上的工作,便隨即被指派負責一名即將轉入病房的危殆病人。
小護和同事立即準備呼吸機、各式儀器、藥物和文件,準備隨時接收病人。

等待病人轉來的途中,小護走到電腦前,輸入病人的身份證號碼,打開電子病歷作準備。
子健(化名),二十四歲男子,年前確診末期腎衰竭,病因不明。後來,醫生在他身上插上導管,開始進行每週兩次的血液透析。
昨夜,子健因突然視力下跌並抽搐,被送往急症室求醫。
在急症室時,他仍然清醒,血壓高達 230/140mmHg,並再次抽搐。電腦掃描顯示懷疑右腦梗塞,故急症室醫生把子健收入內科病房作進一步處理。



實習醫生與男護士,護送著昏迷不醒的他來到病房。

「病人午夜被收入內科病房後,我們開始給予抗腦癇藥及血壓藥。但其後他的 GCS 突然下跌至 E3V1M2,重覆進行電腦掃描後發現右腦出血,早上由 ICU 醫生為其插喉。」
病房護士和小護交接著病人的情況。



「GCS E1VTM1,右眼 5mm 左眼 4mm,non-reactive 」「8 號喉,marking 24cm」「右頸有條 dialysing cath」「插唔插 foley ?」「抽咩血 ?」「落唔落 sedation ?」「H'stix 8.6, Hemocue 9.6」「Trandate 6ml/hr」「喂個 K 6.1 喎!」

同事們紛紛來到病人床邊幫忙。
同事此起彼落的聲音、響過不停的儀器、處理著醫囑和文件、接聽著不同的來電,小護顯然應接不暇,既緊張又手忙腳亂。
坐在小護旁「收症」的副顧問醫生 C,剛好和小護成強烈反比 –– 身經百戰的他,悠然自得地查看著病人的情況、在電腦上打上醫囑、為病人放置動脈留置針 (A-line)、冷靜地回答著同事和小護每一個問題。


「落去做個 CT Brain 啦。」C 醫生對忙得暈頭轉向的小護說。
和小醫生 S 一起護送著病人進行電腦掃描,監察著病人情況的同時,小護心裡也在默默禱告,願年輕的他可以吉人天相......

可惜,最新電腦掃描顯示右腦出血情況加劇,腦部嚴重受壓故緊急諮詢腦外科醫生
雖然子健年紀尚輕,但有見腦出血情況已轉差至不可挽回的階段,加上腎衰竭的問題,預後極差開腦手術亦有很高的風險
與腦外科醫生商討良久後,決定不為子健進行腦部手術。



子健的父母、弟妹和親友紛紛趕到病房。
小護請他們進入會客室,由 C 醫生和兩位腦外科醫生解釋子健的情況。

「醫生... 醫生我求下你救下佢...我求下你...」
腦外科醫生向家人表達不作手術的決定後,母親激動地跪在眾人面前,乞求醫生拯救子健,為他進行開腦手術。


她歇斯底里的叫聲,心如刀割的表情,讓坐在一旁的小護也為之心痛
旁人看來,大概會以為我們冷酷無情、見死不救,面對年輕生命卻輕言放棄;但我們卻知道,這是個無可奈何的決定。
如果可以,我們希望他繼續健康快樂的活下去如果可以,我們真的不願看見年輕生命的離開
每天和死神競賽,和無數生命擦肩而過;有人幸運康復出院、也有人從此一臥不起,卻來不及說一聲道別.... 
小護無語,只能為在飲泣的一家,遞上默默的祝福。

C 醫生隨後解釋,「由於出血及水腫,子健腦部受到極大創傷康復的機會微乎其微。
我們將繼續子健現有的治療,但他情況危殆有機會隨時轉差甚至死亡。」

「如果子健情況轉差,你們願意不作搶救,讓他舒服一點的離開嗎?」



時間,就像停下來了一樣。會客室的空氣,瀰漫著陣陣哀傷。
大家垂頭不語,只剩哭泣的聲音。
終於,肩起整個家的他,打破沈默了。

「如果要佢(子健)咁辛苦,我寧願佢舒舒服服咁走... 」子健父親說。

經醫生與家人商討後,決定為子健繼續現有的治療。
但若情況惡化,我們不會進行心肺復甦法、或加大呼吸機的支持。
此外,我們也不再進行非必要的程序,減少子健受到的痛苦。

從入院到那刻,不足十二小時。
他,卻由會走會跳的大男孩,變成了床上毫無動作、身上插滿喉管、僅靠藥物和機器維持生命的病人。
看著家人站在床邊憂心忡忡的表情,和那抹不乾的眼淚,小護只感到無能為力。
感到無力,並非因為那做不完的工作,而是好像再也沒有辦法,可以幫到他們一家。



平常 "A Night" 的下午,小護總會好好入睡,為漫長的晚上作充足休息。
但這個下午,小護卻輾轉難眠。
心裡想著的,卻是躺在床上的子健,和他媽媽跪下的畫面...
還有些甚麼可以為他們做的嗎...


【待續】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放榜 (附 2016 護士學校收生資訊)



一年過去 來到了放榜的季節
讓我想起了那年的自己 收到了高考的成績單
爛如泥的成績 迷茫的前路
眼淚流了一遍又一遍 不斷的在想
也許沒有能力可以完成自己的夢想了

後來 有幸進了護士學校
渡過了三年艱苦的訓練 和無數的考驗
最終順利畢業 成為了微小的小護士

心裡 只有無窮的感恩
感謝那些年幫助過我的人 也感謝從前很努力的那個自己

此刻 很無力的你和你
請繼續相信 只要堅持 終有一天可以圓夢

花了一點時間 搜尋了這年度的護士學校收生資訊
希望能為你們 獻上微不足道的一點幫助

= = = = =

1. 醫院管理局 - 護理學高級文憑課程
http://www3.ha.org.hk/nurse/nursing/hahdnursing_1617.htm

2. 醫院管理局 - 登記護士(普通科)課程
http://www3.ha.org.hk/nurse/nursing/haennursing_1617.htm

3. 養和醫院護士學校
- 課程資料:
http://www.hksh.org.hk/sites/default/files/website-media/images/school-of-nursing/SCH-HDNurseProgram.pdf
- 申請表:http://www.hksh.org.hk/sites/default/files/website-media/images/school-of-nursing/SCH-HDNurseApplication_2016.pdf

4. 聖德肋撒醫院護士學校
- 課程資料:
http://www.sth.org.hk/pdf/General%20Nursing%20Advertisement%202016.pdf
- 申請表:http://www.sth.org.hk/pdf/application%20form%202016.pdf

5. 仁安醫院護士學校
http://www.union.org/nursingschool/prodetail.php


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救命救急實習記(三):Trauma

(圖片來源:tampabay.com



「Trauma 房留位,十八歲男子 TA,GCS 三條一,百有,十分鐘後到。」*

平凡的下午,依舊忙碌的急症室。
廣播系統傳來護士長響亮的聲線,告訴我們創傷病人將於十分鐘後抵達急症室。
急症室的世界,卻沒有起太大的變化。醫生們繼續看診、護士們繼續進行眾多日常工作。
眾人默默地處理好手上的病人,靜待創傷病人的來臨。

(TA: Traffic Accident)
(GCS: Glasgow Coma Scale 格拉斯哥昏迷指數,滿分 15,最低 3 分。)

(「百有」:急症室術語,指病人有呼吸心跳脈搏,「百無」剛好相反指病人心跳停頓、不能自主呼吸。)

-

「Trauma 到 ––
多個粉紅色和淺藍色的影子,走入創傷室裡,準備迎接未知的挑戰。

「一、二、三 ––
因懷疑脊椎受傷,眼前的他被安置在脊椎板上,並由頸圈固定頸部。
在醫生帶領之下,救護員、護士、助理、醫生們共同把病人轉到急症室的輪床上。

剪開身上的衣服、連上心臟監察儀、插入靜脈留置針。
量度血壓、照射瞳孔、抽血化驗。
蓋上暖和的紫袍、把暖爐推近病人。
沒有多餘的話語,一連串流暢的動作,充分展示了急症室團隊的默契。


「預備 tube 人,activate full trauma call」
A (Airway)、B (Breathing)、C (Circulation)、D (Disability)、E (Exposure) 。
經初步評估後,急症室醫生決定為病人進行氣管插管,以保護其氣道。
同時,有見病人傷勢嚴重,他決定啟動創傷小組機制,召喚外科、腦外科、骨科及深切治療部醫生,共同診治病人。

插喉過後,眾人以滾木式翻身 (log roll) 轉動病人,以檢查病人背部是否有隱藏了的傷口,及進行探肛檢查。
由醫生固定頭部及氣道,護士們和小學護交叉著手抱緊病人,聽著指令一起轉身,避免脊椎受損。

放射技師也隨即抵達創傷室,為病人全身照X光,以找出隱藏了的傷勢。
等候各專科醫生其間,急症科醫生密切監察著病人狀況和維生指數的變化,並作出相對應的措施,如補充生理鹽水及注射藥物等。
他亦為病人進行 "FAST scan" (Focused Assessment with Sonography in trauma),以超聲波快速檢查病人胸部和腹部,查看身體裡面是否有內出血,及各器官所受到的損傷。

各個專科的醫生陸續抵達,為病人進行相關評估。
同時亦安排傷者接受電腦掃描,進一步了解傷勢。

-

小學護尾隨著創傷團隊,護送病人到放射部接受電腦掃描。

細小的「CT房」(電腦掃描室),擠滿了放射技師、急症科醫生、護士、助理、外科醫生、腦外科醫生、骨科醫生、深切治療部醫生、護士學生、醫學生等等十數人。

眾醫生圍在小小的螢幕前,討論著那些黑白色的影像;放射技師專注地操作儀器,確保眼前的影像清晰可見;護士雙眼停留在監察機器上,觀察著病人狀況的變化。

-

最後,病人被轉送到深切治療部接受進一步治療。

那不足一小時,與死神的競賽,是小學護在急症室實習裡,最深刻的體驗。

急症室在創傷搶救中,有著極重要的角色。穩定病人的情況、與各單位的協調、在一片凌亂的環境中,快速作出影響生命的決定,是很大的挑戰。

在此,衷心向在急症室你和妳,獻上最大的敬意。



(如有錯漏補充,請多多提點 :) )



小學護成長日記

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

救命救急實習記(二):走入急症室

(上回提要:救命救急實習記(一):最前線的戰地

- - - - -

這回的「救命救急實習記」,將會走入急症室,為大家介紹一下這迷宮的各個部份。


分流站

病人甫踏入急症室,登記過後,便會由急症室護士進行分流。所謂「分流」(Triage),意指護士根據病人生命表徵及臨床症狀,把求診病人劃分為不同類別,以決定病人接受診症的先後次序。

記得急症室護士朋友說過,分流是很難掌握的一門學問 --- 要在短時間內進行快速評估,分辨出病人的嚴重程度。當中涉及對不同病症的認識、找出病人潛在問題和迅速進行決定的能力,沒有一定經驗絕不能勝任。

分流級別亦絕非由護士「一味靠估」--- 各急症室均有相關指引,協助護士決定優先次序。

而分流級別可分為五大類:

( 來源:急診鋼鐵人Dr.魏,April 2015 )

雖然以上圖片是描述有關台灣的急症分流級別,香港的也是大同小異,主要分為第一至第五類:危殆 (Critical)、嚴重 (Serious)、緊急 (Urgent)、半緊急 (Semi-urgent) 和非緊急 (Non-urgent)。根據不同的分流級別,輪候時間亦有不同。一般而言,危殆和嚴重的病人可立即進入「R房」(急救室)接受診治。

「知唔知點解一年到晚有咁多人濫用救護車?」資深護師曾問我們。「因為啲市民成日以為call車黎就好似急啲,有得快啲見醫生!」事實是,所有求診人士到達急症室後均需重新接受分流,以救護車送院並不會優先接受診治。



非緊急/緊急病人診治區 (Ambulatory Care, AC; Emergency Care, EC)


(圖片來源:on.cc)
非緊急病人診治區 (Ambulatory Care, AC),主要為半緊急及非緊急類別病人(如傷風發燒感冒肚痛生痔瘡生暗瘡等等等等...)進行診治及護理。此類病人一般會在大堂輪候數小時,再由醫生在診症室治理。在診症室的背後,亦有護理人員為病人進行護理,如傷口護理、及安排心電圖、照X光、抽血、驗小便等檢查。

緊急病人診治區 (Emergency Care, EC),和 AC 有點類近,但主要服務被分流為第三類(緊急)的病人,醫護人手亦較多。病人一般可在半小時內接受診治。

裡頭的空間,以布簾分為一個個的診症格 –– 病人在診症格內接受檢查,然後醫生再透過臨床症狀及其他檢查結果,決定病人是否有需要入院。

另外,EC 和 AC 共用一所小手術室,予病人接受如縫針、放膿等等微型手術。有別於病房,這裡的小手術,一般由曾受訓練的急症室護士進行,讓工作流程更順暢。雖然並非由醫生動手,但她們的手藝也十分優秀,絕對不比醫生遜色。



「R房」(急救室,Resuscitation Room)

(圖片來源:有線電視節目《急症室生命線》)

「R房留位,Cardiac Arrest,五分鐘後到 –– 」
「EC 轉 R房,pneumothorax」
「Hypotension,Triage 過R房」

急症室的廣播系統,常傳來同事們的聲音,告訴我們病人需要到「R房」接受急救。

小學護來到急症室實習前,曾想像「R房」會是怎樣的一個地方 –– 也許像個戰場吧?是個應有盡有、擁有先進設備的地方嗎?站在生死邊緣,大概十分緊張、壓力很大吧?

事實的確如此。這裡有著大量應急藥物和儀器,以應付不同的緊急狀況。來到「R房」的病人,也會連上心臟監察儀 (cardiac monitor),緊密監察維生指數的變化。常用儀器也包括心臟去顫器,不同的人工氣道,插入氣管內管的用具和呼吸機,下藥的儀器等等。

醫護人員們分秒必爭,在小小的空間迅速進行診斷和搶救,穩定病人狀況後再送上病房接受進一步治療。



「Trauma房」(創傷室,Trauma Room)

(圖片來源:bannerhealth.com)
「Trauma房」專門用作診治因意外而受到嚴重創傷的病人,如高處墮下、交通意外、工業意外等。其設備和「R房」十分類近,另設有其他和創傷有關的儀器和用具,如超聲波、脊柱板 (spinal board) 、流動X光機、暖爐等等。

每當有創傷病人到院,經急症室醫生初步診斷後,便會啟動 "Trauma Call"  –– 當值的外科、骨科、腦外科及深切治療部醫生會被傳召至急症室,由急症室醫生作為主導,共同診治創傷病人。

比起「R房」,創傷室是個混亂得多的戰爭場面。血淋淋的鏡頭、皮開肉綻的病人、肉眼可見的骨頭、滿地鮮血的戰後災場,也是小學護曾親眼看過的畫面。

創傷病人經過X光、電腦掃描等檢查及各專科會診後,會轉至病房或深切治療部作進一步治療。如病人情況極危急,如嚴重出血等,有機會直接送到手術室進行手術以作搶救。



「O房」(觀察區,Observation Area)

(圖片來源:news.now.com)
顧名思義,「O房」是讓一個病人接受短暫觀察的地方。有時候,病人在接受醫生診治及藥物治療後,會在觀察區逗留片刻接受護士觀察,看病況有否好轉,再由醫生決定出院回家或收入病房作進一步治療。等待接受電腦掃描或入院的患者,也會在此接受觀察。

" Unstable Emotion " –– 情緒不穩,是急症室極常見的精神科診斷。經急症室醫生作初步評估後,精神科病人會在「O房」或急症科病房 (EMW, Emergency Medicine Ward),等待精神科護士或醫生作進一步評估。視乎患者精神狀態,病人有機會需要被強制收入精神科病房,以防其繼續傷害自己或他人。

精神科病人通常也會被放進「O房」裡的一所小房間接受看管。小房間軟綿綿的牆身,以防他們把頭撞到牆上傷害自己;鎖上了的房間、閉路電視、和門外的保安,避免「逃離瘋人院」的戲碼在急症室上演。

記得帶教同事說過,這裡是急症室最辛苦的崗位。只有兩名護士,看管著數十病人、安撫焦躁不安的病人和家屬(有些還要蠻不講理)、處理大量入院文件和化驗報告、還要隨時觀察著病人的情況.... 很考護士的耐性和應變能力呢。



其實仲有...

為應付各式各樣的病症,急症室其實還設有很多小區域,如供眼部檢查及洗眼用的「eye房」、婦科檢查用的「gynae房」、照X光的區域等等。

偶有搶救失敗、在急症室離世的病人,家屬未能接受突如其來的打擊,便會被請進「靜室」裡稍作休息,讓情緒冷靜下來。在急症室的某個小角落也設有警崗,由區內警察駐守,處理市民和院內職員的求助。

最教我們喜歡的,當然是「茶房」(哈哈哈)!!!醫生、護士、健康助理、學生們無分你我,坐在龐大的茶水間裡休息,邊看電視邊說笑,散播著快樂的空氣。



其實出 A&E 真係好開心 :)

不同的急症室,或多或少也有少許分別。以上的文章,是小學護憑記憶和從前的日記綜合而成的。如有錯漏補充,請各前輩多多提點!也歡迎在急症室工作的你們和小護分享更多。謝謝 :)


下回預告:
救命救急實習記(三):Trauma

(Special thanks to A&E Dr. D, for his help on proofreading this long passage :D You are a good doctor :D )


小學護成長日記

2016年3月4日 星期五

後會有期



謝謝各位的厚愛
小學護自知文筆笨拙
寫下的日記 卻有幸得到大家的支持

從小學護開始 一直寫到畢業成為小護
每次回看從前的文字 也會想起從前的回憶

因為文字 讓我成為了一個更勇敢的人
因為文字 讓我認識了和我一樣愛寫作的朋友
因為文字 讓我可以留下當下最真摰的感受

只是不知道 從甚麼時候開始
不知不覺間成為了陌生的自己
再也沒法讓自己感動下去
也忘記了最初的夢想

大概也該是時候停下來
珍惜身邊最重要的人
努力做好現在的工作
尋回真正的自己

最後 想和支持過小學護的你們道謝
謝謝你們 在facebook讀著冗長的文章
你們的每一個留言 讚好 和分享
也給了我寫下去的動力

小護答應你們
當我找回初心的時候 一定再次寫作的
也許數週 數月 或者更久
還有很多東西想和你們分享呢

再次感謝大家的厚愛
小護要去找回當初最純粹的那個自己了 :')
最後 小護想謝謝你
如果當初沒有你 大概我也寫不下去

祝願大家 在變幻莫測的大世界裡
在生活的洪流裡 也能堅持做好自己
珍惜身邊待你好的人
感受生活和生命的每一份感動

共勉之 :')


2016年2月13日 星期六

胃喉

收拾家居的時候,偶然發現中學年代寫下的中文科功課。讀著從前寫下,有關胃喉的一篇文章,希望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 - -

〈胃喉〉- 寫於 2009 年

曾經在區樂民的專欄讀過以下的情節:老婆婆患上末期老人癡呆症,失去了吞食的能力。醫護人員為她插入胃喉,以一條從鼻洞直達胃部的長膠管,將流質食物注入老婆婆的胃部,讓她不至餓死。

被插入胃喉固然不舒服,老婆婆便把胃喉拔走。醫護人員再把胃喉插入,老婆婆再把胃喉拔走,如是者插喉、拔喉、插喉、拔喉...... 醫護人員最終將老婆婆的手綁在病床的兩邊,讓她不能再把胃喉拔走。

看罷此文,我不禁問家人:「老婆婆被迫插上胃喉,那是否十分不人道?」家人回答:「如果老婆婆不插上胃喉,她一定會活活餓死。這不是更不人道嗎?」她對醫護人員的做法並沒有任何質疑。

我依然不明白,如果人到老時失去了進食的能力,讓她自然離世有問題嗎?公立醫院一向推行 "DNR" (Do Not Resuscitate),當病人的病況已差至不能逆轉的時候,在病人家屬同意下,醫護人員將不會作出任何急救。同樣道理,為何老婆婆不能自然去世?

曾經問當醫護人員的朋友,假如有一天他們患上了老人癡呆症,並失去了吞食能力,他們願意插胃喉嗎?他們都拒絕。醫護人員應該尊重病者的意願,在得到病者或其家屬同意下,如 "DNR" 一樣,不強迫病者插上胃喉,讓病者在沒有痛苦下自然離世。

每個人也值得擁有尊嚴。我認為醫護人員應該順從病者的意願,好讓病者能夠在沒有痛苦下渡過人生最後的時間,在無痛苦的情況下,靜靜地離開人世。


(老師評語:這是情與理的問題。感情上,一個人已生不如死,何不乾脆的讓他去吧!但道理上,「醫者父母心」。所謂醫德,就是絕不放棄每一個人,尊重生命!其實,我是支持你的觀點的,已經七、八十歲,與其還是要面對如斯痛苦,倒不如有尊嚴地離世!)

- - -

七年後的今天,閱著那早已忘記了的功課。
從身穿校裙的中學生,換了個角色,現在是醫護人員了。
想法沒有變改,但心裡卻充滿著百般無奈...

從前說過要「順從病者的意願」,現在卻做著一樣的事 --- 為他和她們插入各式各樣的喉管,害怕病人把維生喉管拔走而把他們的手固定在病床兩側,害怕他們神智不清會爬床跌倒而為他們穿著約束衣。


自踏上了護理之路,方才發現: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違抗他們的意願,只為病人們能早日康復出院;
卻又有些時候,當生命走到盡頭;我們因為種種的限制,被迫施加更多醫療措施,以延長他們的生命和痛苦。

大概這就是我們的無能為力。
我知道,即使無可奈何,我們卻沒有辦法不這樣做。
這是現實、是制度、是對生命的無奈。

作為護士,看見病人康復出院,是讓人鼓舞的事。
但小護更希望做到的,是盡量減少他和她們離世時的痛苦,為他們保留最後的尊嚴。


只願可以為你們做得更多。



延伸閱讀:

患晚期腦退化 親人可設指示 家屬餵食長者免插胃喉

【綠是彩色】不綁病人的選擇





小學護成長日記

2016年2月8日 星期一

「黑仔」的年廿九



「條頸好痛」「好多痰」「係咪好嚴重」「通知我女朋友」
這是年輕力壯,卻不能說話的你,在白紙上寫下的文字。

在年廿八的那一天,你喉嚨腫痛、呼吸困難,來到急症室求醫。
隨後被發現患上了急性會厭炎 (acute epiglottitis)*。
這是極危急的一種疾病 --- 會厭的急性發炎,讓喉嚨變得腫脹,從而阻塞氣道而造成呼吸困難。
你口中含著極難插入的氣管內管,完成手術後來到小護的病房。

這個早上,我們嘗試以紙筆進行對話。
你用鉛筆不停的寫,不停的問,好想告訴我更多更多你的不適和擔憂。
小護唯有嘗試逐一回答,好想讓不安的你好過一點...

「黑仔」
最後,你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周邊儀器的響叫聲讓人焦躁,但我倆也禁不著笑了。

「加油呀,會好返架!」小護回答着。
他點過頭來,看着小護,展露着在微笑的眼睛。

衷心希望明年、後年、大後年、和以後的年廿九,你會在家擁着深愛的她,一起吃過團年飯,感受生命的小幸福 smile emoticon
新一年要好好加油 💪 祝你身體健康 💪

- - -

新一年,小護祝大家心想事成,龍馬精神,各位健健康康 smile emoticon
各位同事「出入」平安,「生意」淡泊,返 night/on call 白過白雪 grin emoticon
Winter Surge 一齊加油!!!



小學護成長日記

2016年2月4日 星期四

【詩】生命

生命
是 BP Pulse
是 cardiac rhythm
是 urine output

生命
是 inotrope
是 ventilator
是 renal support

生命
是 術後三十天
是 粗死亡率
是 無可奈何。

(Winter Surge 辛苦了!! 一齊加油!!!)

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詩】一點。燭光

那漆黑的晚上
我把玩着手中的penlight
開了 又關 開了 又關

每天 我們手握着這筆形電筒
照射着不同的曈孔
期待着它們的收縮

我們害怕 看見缺乏反應的雙目
象徵着大腦的病變
象徵着未知的危機

我們懼怕
他和她的生命 會隨着我們關上電筒
在黑暗中
消 逝

那極微弱的光線
在黑暗中看起來 竟成了一點燭光
盼望 弱小且無力的我們
和這微弱的光線一樣
持續發亮


(刊於 Medic Secrets #1810,14 Dec 2015)


小學護成長日記

【詩】鈴聲

「咇咇咇咇 咇咇咇咇…」

電話鈴聲 劃破了深夜的寧靜
她說 醫生
請來cert人吧

不情願地 從被鋪中爬起來
穿上了白袍 走過漫長的走廊
來到某某的床邊

心電圖的直線 缺乏反應的瞳孔
在牌版寫下片言隻語 簽上自己的名字
就這樣 某某便不再存活於世上

哭得死去活來的情境
再也沒法打動我的心
又是什麼時候 心不再熾熱了呢

我們活着 卻如死掉一樣
只想 一覺睡去

-

「突然好想你 你會在那裏...」

電話鈴聲 劃破了深夜的寧靜
她說 你
已經不在了

趕忙換過衣服
坐上了的士 跑到你的床邊
抓緊你那早已不再溫暖的手

醫生來了 
那聽筒 那燈光 那眼神
機械式的程序 如出境關員一樣
蓋上了印章便轉身離開

沒有你的世界 要崩潰了
我淚如雨下 
心被狠狠的劃了一刀

這一切 大概不會過去
無眠地 思念着長眠的你

-

獻給那些 在工作中迷失了的小伙子
共勉之

-

(刊於 Medic Secrets #1813,17 Dec 2015)


小學護成長日記

2016年1月31日 星期日

活著多好

「仍然在呼吸都應該 要慶賀」 --- 陳奕迅〈活著多好〉 

下班了,脫下口罩,離開病房。 戴上耳筒,聽著陳奕迅的〈活著多好〉。
突然想起一個,關於呼吸的故事。

- - -

五十多歲的女子。
一年前,發現右邊肺葉長了陰影,後來確診肺癌。
因為肺積水及呼吸困難,她入院進行腫瘤切除手術,及取出組織化驗。

當鏡頭入她的胸腔,主刀醫生發現,腫瘤已擴散至雙肺。
手術,並不能完全切除所有腫瘤。已經到達無可挽回的地步了。
末期肺癌。

危殆的她,術後來到小護工作的地方接受治療。
人仍然清醒,但她的情況卻每況愈下。
肺內的惡性腫瘤,不斷製造極大量的分泌物。
小護無間斷的抽痰、醫生多次的氣管鏡,也敵不過病情惡化的速度。

她的雙肺,幾乎不能再運作了。
醫生再怎樣調校呼吸機的設定,加大對她呼吸系統的支持,也沒法改變她的狀況。
甚至用上了復甦器 (ambu bag),以人手為她提供呼吸。
血氧含度卻無情的一直的向下掉,意味著她剩下的時間,大概也不多了...

白色的泡沫,不停從她口中的氣管內管湧出;
看著她呼吸極困難的樣子,小護的心也很痛很痛...

最後,醫生們和家人商討過後,決定讓她接受紓緩治療,盡量減少她的痛苦。
不再加大強心藥的分量、給她強效止痛藥及鎮靜劑、不再以人手為她提供呼吸,及讓家人陪同走完生命最後的旅程。

數天後,小護路過她的床位。看見床上躺著的,已是另一位危重病人。
小護沒有問同事她的去向。
因為我知道,她已經在另一片沒有疾病和痛苦的地方,開始她的新旅程。

- - -

脫下聽筒,小護深深的吸一口氣。
從來沒有發覺,能夠呼吸是如斯寶貴。

醫學,總有其限制。
渺小的我們,就算怎樣努力,也總有太多太多無能為力的時候。
只想盡自己所能,努力的學習更多,讓你們好過一點。

感恩自己仍然活著。也願你沒有牽掛遠飛。



小學護成長日記

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

救命救急實習記(一):最前線的戰地

急症室,醫院裏最前線的戰地,上演著不同故事的地方。每天,香港各急症室服務着數以百計的病人 — 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幼、有著各式各樣的病人。生死,也許只是一簾之隔。

每個學護在畢業前,也需進行為期兩週的急症室實習。小學護對急症科一直很有好感,平常就已經很愛看 Facebook 裡關於急症室生活的分享。但閱讀再多,也不及自己親身體會般來得真實。所以小學護一直也很期待在急症室的實習呢!

真實的急症室,和電視劇〈實習天使〉比較,絕對是兩個世界。戲劇裡,她和他的工作看似輕鬆;現實裡,這裡卻是個工作量大、常面對無理病人,也需隨時準備應付突發狀況的一個地方。

小學護有幸在某大型醫院的急症室進行實習,蒙受各位護士、醫生和健康服務助理的照顧和教導,留下了學護生涯最難忘和寶貴的回憶。所以決定在這裡寫下在那裡所遇過的點滴,留下一點紀念,也希望以學護的角度和大家分享更多急症室的世界。

接下來的「救命救急實習記」系列,敬請期待 :D

- - - - -

「本急症室現有多名病人進行搶救,輪候時間將會延長,敬請原諒 ––」

突然響起的這句廣播,讓我們緊張起來。當值護士長看見我們緊張的神情,說:「不用緊張呢,很快你們便會習慣...... 這裡就是如此忙碌的一個地方。」


這不是我第一次踏入急症室。

自小到大,因為自己和家人抱恙,來過急症室已經接近十次了。對我來說,這裡的環境並不陌生。縱使如此,首次以學護的身份來到這地,還是不禁有一絲緊張。

還記得那個早上,我們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來到急症室的護士站,等待帶教的資深護師。看著人來人往的走廊、忙得在小跑的護士、不停在診症的醫生,有點害怕卻又興奮。


首天帶教的是這裡的專科護士 (Nurse Specialist)。她和我們在急症室從外到內走一圈,風趣幽默地講解著急症室的設施和服務、這裡有趣的術語和面對公眾需要留意的事項。

長期泊在急症室門外,那屬於電視台和報館的車輛,隨時為突發新聞作好準備。綠油油的草地,畫上了一個龐大的白色圓圈和 "H" 字樣,以便直升機隨時降落,運送來自偏僻地方的病人。

那小小的停屍間,用以存放在急症室已離世、有待運送到公共殮房的屍體。為具有高度傳染性病人進行急救的負壓急救室,專門應付核事故的區域,和「貨」(病人)如輪轉的救護車停泊處。

在外面走過一圈以後,我們從正門進入急症室。和新聞片段一樣的鏡頭,就在我們眼前呈現過來。望著滿滿的人潮,資深護師問:「你們知道一週中的哪一天,急症室的輪候病人數量最多嗎?」「我猜是星期日吧,因為很多普通科醫生也不在週日營業呢。」同學回答。「當然不是啦,難道你沒有聽過 "Monday Syndrome" 嗎?」她奸笑著回答。


走過分流區和診症室,「R房」(Resuscitation Room,急救室),「Trauma房」(創傷急救室),「O房」(Observation Area,觀察區) 等區域,大致理解了這裡日常所提供的服務。(容許我在下一章再詳細介紹)

「希望你們在兩星期後,能夠滿滿的離開,」最後,她微笑的對著我們說。「能得到多少東西離開,其實全靠你們的主動。只要你們願意發問、願意學習,我們任何一位同事也一定願意解答。」

就這樣,小學護展開了為期兩星期的急症室奇妙之旅。


- - - - -

事隔急症室實習已經好一段時間了。仍然對那裡的每個人、每件事、每個地方都印象深刻。
對小學護來說,這裡是全香港最出色的急症室。
有著值得尊敬的同事、搶救生命時的默契和團隊精神、和對後輩的提攜。

即使知道自己大概不會再有機會在這裡工作,但我仍會好好記著你們教導的戰場求生技能,讓我在搶救時不再膽怯。
微小的小學護,謹以此系列文章,獻給每一位偉大的急症科醫護。


下回預告:
救命救急實習記(二):走入急症室

- - - - -

小學護成長日記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