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手術室裏的舞台 (2) - 人物篇

上回 手術室裏的舞台 (1) 提到手術室的基本運作和緊急手術輪候制度,這次則會分享一下這舞台裡的不同角色。

--------------------------------------------------------------------------------------------------------------------

一場成功的舞台劇,需要台前幕後的通力合作;手術亦如是,不能單單依靠醫生的實力去取得成功。

在進行手術時,手術室的每個人也擔當著不同的角色,當中包括:外科醫生 (surgeon)、麻醉科醫生 (anesthesiologist)、擦手護士 (scrub nurse)、流動護士 (circulating nurse/runner) 和手術室助理 (OTA, Operating Theatre Assistant)。他們通力合作,務求給病人最好的手術。


外科醫生
如果說病人是這場手術的觀眾,那外科醫生大概就是導演及主角。

而他們的工作,早在病人決定進行手術前已經開始。醫生會對病人的病況、術後復元程度、術後復康計劃以至出院安排等作出全面評估,希望手術能提升病人的生活質素 (Quality of life, QOL)。

手術時,外科醫生會穿上無菌手術袍、戴上無菌手套,站在無菌的手術台內為病人進行手術。他們如手匠一樣,使出精細的手藝,為病灶作出切除或修補。


麻醉科醫生
來源:漫畫《麻醉科醫師》)

上圖的概念絕對錯誤啦 XDDD !!!!!!!(外科醫生也沒有那麼凶啦哈哈哈)

麻醉科是獨立的一門醫學專科,絕不是外科醫生的僕人。麻醉科醫生負責為手術病人施行麻醉、並在麻醉過程中嚴密監控病人的狀態。故此,他們之間其實有著緊密的合作關係。

麻醉科醫生,可以說是手術裡的監製。只要他們認為病人的情況不宜進行或繼續手術,手術也必須終止。有很多人以為麻醉科醫生的工作很輕鬆,其實要在擁有眾多變數的手術中,確保病人的安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除此以外,他們還需負責處理麻醉後遺症及術後疼痛控制的工作。


擦手護士 與 流動護士
擦手護士,是在手術途中為醫生預備及遞上器材的護士。她們同樣會穿上無菌手術袍和手套,站在醫生附近觀察手術過程並適時遞上所需器材。

而流動護士則負責拿取額外用品、記錄手術過程及用具、及其他後勤工作。她們會在手術台外圍觀察外科醫生、擦手護士及麻醉科醫生的需要並提供協助。

在手術開始前,擦手護士與流動護士會共同在器材室準備所需的手術用具,然後推入手術室準備開始。在主刀醫生縫合傷口前,她們也會一起核對手術用品的數量,確保沒有用品被遺留在病人身體內。

無論是擦手或是流動護士,對手術來說也是缺一不可:)


手術室助理
手術室助理會協助護士照顧及護送病人、清潔和預備手術時所需的儀器等,也是手術室裡很重要的角色呢!實習時遇上的手術室助理們極有經驗,也很認真的做好每件工作和照顧病人,讓我十分欣賞:)


--------------------------------------------------------------------------------------------------------------------
半桶水學護戰鬥記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halfhalfnurse

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

手術室裏的舞台 (1)

外科手術就像一場舞台劇,每人各司其職,務求每次也為病人作出最完美的演出。而手術室,就是他們大放異彩的舞台。

手術室,往往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即使有親人要進行手術,家人也不能陪伴進內,只能在門外等候。即使是病房護士要從手術室裡接送病人,她們也只能在指定的黃線外等候。

手術室裡,又是怎樣的一片神秘世界呢?早前完成了總共兩星期的手術室實習,希望能在這裡為大家揭開手術室的神秘面紗 ~ :)



手術室的運作 - 地方篇
手術室,是醫院裡最潔淨的地方。時常保持潔淨,是為了讓病人能夠在最少細菌的地方進行手術,減低術後感染的機會。而手術室裡的地方,大致可因其潔淨程度劃為三部分:非限制區 (unrestricted area)、半限制區 (semi-restricted area) 和限制區 (restricted area)。








.
.
圖中淺綠色的地方為非限制區,是手術室裡相對較骯髒的地方。手術室外的地方對潔淨程度要求較低,外面也藏著不少細菌,故此需要一個緩衝區去分隔開兩個地方。病房護士會在黃線外等候與手術室護士進行病人交接。

淺紫色的半限制區對內進者的服裝有一定要求。護士、醫生及其他職員在進入半限制區前,需要在更衣室(啡色的地方)換上一身清潔的手術室服裝、戴上手術帽及更換只在手術室裡使用的乾淨膠鞋,然後從更衣室的另一道門離開,進入半限制區。

而紅色的限制區,就是病人進行手術和準備手術器材的地方,對無菌環境的要求也是最嚴格,容不下一顆細菌呢!在進入限制區時,除了需穿上乾淨的手術服裝,也要戴上口罩,避免飛沫污染環境。



手術室的運作 - 日常篇
醫院的手術主要分為兩種:定期手術及緊急手術。並非每所醫院也設有(廿四小時)緊急手術服務,視乎醫院而定。定期手術會在早上九時至下午五時進行,而緊急手術則視乎當天的情況而定。

而手術室護士的上班時間,也和病房護士的 A(0700-1420), P(1400-0920), N(0900-0700) 有所不同。若所屬醫院提供廿四小時緊急手術服務,她們也同樣需要輪更工作,而每更的時間則是 D(8-4), 12-8, E(4-11) 及 N(10-07)。



緊急手術的輪候制度
緊急手術的輪候次序,以病人狀況的緊急程度為主,並分為三個等級 (Category I, II, III),由主刀醫生負責決定病人等級。主刀醫生只要在電腦預約緊急手術,手術室便會即時知道並作出相關安排。

第一級 (Category I) 的病人是半緊急,需在二十四小時內開始手術。第二級 (Category II) 病人較第一級緊急,需在八小時內開始手術。而第三級 (Category III) 的病人則是最緊急,需在一小時內開始手術。若同時有多名病人於相同級別輪候,則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安排。

以上提及的時間只是大約,若當天的緊急手術太多,即使是第二級的病人,也未必能在八小時內開始手術呢!


--------------------------------------------------------------------------------------------------------------------

如果有護士看到本文不正確的地方,請多多指教 :D

下次會和大家分享一下手術室裡的不同角色,和病人接受手術的整個流程 :D

半桶水學護戰鬥記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halfhalfnurse :)


2014年10月8日 星期三

學護們夢寐以求的小兼職:「吞屎」(TUNS)

當學護踏進三年級,便可以到病房裡當一份小兼職:
TUNS (Temporary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
「吞屎」是 TUNS 的別稱,因 TUNS 的發音而得名。


TUNS 的職責和我們實習時的工作大致一樣,需協助病房的日常運作及對病人進行臨床護理。病房護士也會因著 TUNS 的能力而安排合適的工作。略有不同的,是 TUNS 的工作會有薪金,而平常的實習沒有。


無論是普通科或是精神科,只要是三年級或以上的學護,也可以申請成為 TUNS。
學護們週一至五會繼續平常的課堂或實習,而週末和公眾假期便會到相關病房工作。
詳情可參考本年度的 TUNS 資訊:




























TUNS 除了薪金吸引,也是一個寶貴的機會,可以讓學護到其他病房工作,見識和學習更多。更多的臨床經驗,可讓我們為將來成為真正的註冊護士做好準備。
所以護校的同學們,每個也對 TUNS 趨之若鶩呢!


如果你是一、二年級的學護,可在每年的九月尾十月初留意醫管局的網站,他們會在網上公佈聘請 TUNS 的詳情,並讓有興趣的學護在網上申請成為 TUNS。


期待在 TUNS 的工作中學習更多 ~ ^0^


半桶水學護戰鬥記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halfhalfnurse

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

扣章的重量

我校的每個學生,也需在胸前掛上自己的名牌和代表自己就讀年級的扣章。
紅色藍色黑色,分別代表著一、二、三年級。
隨著扣章的顏色越變越深,我們的知識和經驗也越積越多。
別人對我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明天,新一批的紅牌小學護便入學了。
迎接著她們的,是充滿著未知和期待的世界。
還記得那年,無知的我也為護校的每一件小事感到興奮。
這三年,你們會經歷很多艱苦的時候,會有想放棄的時候;
但正正因為這些艱苦,你們會得著更珍貴的回憶。。。
用心,好好享受,好好學習,努力向你們的護士夢出發吧!
希望你們可以好好享受這三年的護校生活 :)


我,也很快要換上黑牌了。
距離成為一個真正的護士,又邁進了一小步。
扣章的重量越變越重,距離畢業的時間越來越近,但我們仍是多麼的青澀。
學習越多,就越發覺自己無知。
希望,可以趁剩下還不多的時間好好學習更多,成為一個合格的護士吧! :)


更重要的,是毋忘初心。
這兩年,經過歲月的洗禮,我們成長、也改變了很多。
我們曾經相信的事,當初的堅持,還在嗎?
未來,我們會遇上更多的人,經歷更多的事。
但願初心常在,無論是今日、或是十年後,我仍願意細緻的對待身邊的人:)

" We fight hard for our exams and a better life;
but our patients fight hard for everything in their lives.
Patients in sick are with great patience;
treat our patients with patience. " --- Dr. Ray Leung





半桶水學護戰鬥記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halfhalfnurse

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雙手

(Year 1 舊文)

第一天的護理課。


甫開始,老師叫我們看看自己的雙手。

「把你自己的雙手伸出來,仔細看看。你看到了甚麼?」

「在你面前的這雙手,可以幫人,也可以害人。醫院,是個充滿陷阱的地方。一時鬆懈,已經可以令病人的情況轉差,甚至死亡。」

護理,是個充滿了責任和壓力的地方。因為你的一個疏忽,病人的生命隨時危在旦夕。幫人、害人,一線之差。要好好記著,絲毫不能鬆邂。五分鐘的延誤,已經可以置人於死地。


這是有關約束 (Restraint)* 的一堂課。

老師叫我們把雙手插進口袋裡半個小時。其間她一直在授課,同學也顯得很不耐煩,大家也好想把手拔出來,像平時一樣寫筆記、托眼鏡、玩電話,做自己想做的事。半小時過去,她終於讓大家把手放出來,大家也不期然地鬆一口氣。

她然後說:「現在大概比起剛才舒服得多吧?我很希望你們可以好好思考,如果你是被約束的病人,你會有怎樣的感受?護理,是人性的行業。要記著,所有的事都要為病人的利益和感受為依歸,兩者同樣重要。」


要好好記著。
同理心。


* 約束(Restraint),也是大眾所知的「綁人」。常見的約束方式有約束衣 (Safety Vest) 、四肢約束帶 (Limb Holder) 等等,以預防病人跌倒。對於精神錯亂的病人,鎮靜劑也是約束方法 (Chemical Restraint) 之一。

------------------------------------------------------------------------------------------------------------------------------------------------

2014.09.09
兩年後,經過先後三次的病房實習,終於明白老師的話箇中意思。
在滿佈危機的病房,只要一個不留神、一下隨隨便便,絕對可以引致嚴重的後果。
切記,要憑著自己的良心,做好每件小事。

做的每一件事,也要從心而發,從別人的角度出發。

細緻的,對待身邊的每個人。




半桶水學護戰鬥記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halfhalfnurse

2014年8月17日 星期日

記得 SARS 那一年

(Year 1 舊文)

我以護士作為志願,是很多朋友都知道的事。這是個很久、很久以前已經開始萌芽的夢想。

曾經有太多不熟悉的人,抱著八掛的心態,問我想要成為護士的原因。「好辛苦架喎!又要執屎執尿換屎片,仲要受啲病人既氣添!你諗清楚未架?!」每次,我都會一笑置之,不欲回答這膚淺的問題。熟悉我的朋友們,當然知道我有多大的決心。但他們也很好奇,想要知道我夢想的初衷。

就讓我在這告訴大家所有的開始。



這一切的想法,都是從 2003 年開始。

那一年,我只是個天真的小四學生。三月,春天的開始,本來美麗又溫暖。但所有事,並沒有隨著花朵的萌芽而變得好。只有,更壞,更差。突然間,外婆常常說要「洗手、洗手、洗手」;突然間,大家都要戴著悶熱的口罩上學;又突然間,風傳香港會成為疫埠,所有人也瘋狂搶購食糧。

年小的我,還是未能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直至,死神的出現。它,無情的奪走了一個又一個的生命,讓全城陷入恐慌。

苦澀的黑暗,讓人性的美麗變得更燦爛身為醫護人員的他和她們,也是普通人。他們,也害怕未知、未有希望的未來;他們,也會害怕死亡;他們,更害怕的是把病毒帶回家,感染了最愛的人。每天帶著恐懼上班。要在這時候緊守崗位,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天使更願意主動加入"Dirty Team"(專責照顧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前線醫護人員),站在最前線抗炎。

不幸的是,有天使折翼了。他們每一位的犧牲,我永不能忘記。

幸運有他們每一個,堅持醫者、護者之仁心,不願棄病者於不顧,被黑暗籠罩的城市才能慢慢痊癒。他們最善良的心,讓當年還小的我立志要成為一位護者,立志要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我不知道將來會否再有如SARS般凶猛的病毒,但此刻只要做好自己,問心無愧,對我來說就足夠了。



一直的努力、一直的努力。

九年後的今日,我已經是護士學生了。課程毫不容易,但我會好好努力。

為了我的夢想,我的志願。

----------------------------------------------------------------------------------------------------------------
2014.08.17

很快便 Year 3 了。
這兩年,我改變了多少?
毋忘初心。



半桶水學護戰鬥記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halfhalfnurse

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Postmortem Cesarean Delivery 死後剖腹產

(延伸閱讀:剖腹救BB 急症室醫生撰文見證生命奇蹟 )

兩天前,香港發生了一件讓人極為婉惜的事。大樹忽然倒塌,壓死了一位準媽媽。準媽媽被送到瑪麗醫院急症室時已經返魂乏術,但醫生發現腹中胎兒尚有微弱心跳,便即時決定進行緊急死後剖腹產 (Postmortem Cesarean Section),希望能拯救僅餘仍在努力求存的小生命。

從前以為準媽媽離世後,腹中胎兒也會隨著媽媽離去... 不知道死後也能進行剖腹產取出嬰兒。我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樣,不太了解死後剖腹產這種手術。就讓我在這簡單介紹一下吧。

-----------------------------------------------------------------------------------------------------------

Introduction  簡介
一般人總認為母親離世後,腹中胎兒也會因為缺氧而死亡,事實卻不。母親離世後,腹中胎兒仍能靠母體僅餘的氧氣和養份支撐著一段極短的時間。

死後剖腹產,顧名思義,是在孕婦因病意外死亡後,所進行的剖腹產子,希望把嬰兒盡快取出,脫離死神的魔掌。

早在二十世紀以前,已有文獻指出死後剖腹產可以拯救於頻死邊緣的胎兒。隨著醫學的進步,孕婦死亡率也跌至極低水平,故死後剖腹產已成為極罕有的一種手術。香港上一次進行死後剖腹產手術,已經是九十年代的事。


Indication  適應症
並非每個個案也適合進行死後剖腹產手術。

如母親本身是長期病患,寶寶從母體得到的養分長期處於低水平,死後剖腹產的成功率極低。但,若母親是因為意外或急性疾病(如肺動脈栓塞)突然離世,腹中胎兒仍能憑著僅餘的儲備支撐一段時間。

胎兒的胎齡 (Estimated Gestational Age, EGA) 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若胎兒小於23週則不會進行死後剖腹產。


Time is the Critical for Success  黃金時刻
從母親心肺停止到取出嬰兒之間的時間,是死後剖腹產成功的重要因素。越早從母體中取出胎兒,胎兒的生存率便越高,因缺氧而對腦部做成的傷害也越低。

若能在心肺停止後立即開始心肺復甦法(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並於五分鐘內取出嬰兒,對嬰兒的傷害則可減至最低。


Management  處置
一旦發現母親心肺停止,應立即進行 CPR。此舉一方面可維持對母親腦部和心臟提供氧氣以延遲腦死亡,亦可幫助胎兒維持供氧,以爭取時間搶救胎兒。越早盡行CPR,母親和胎兒的生存率便越高。

另外,亦需將母親身體轉向左邊,以免下腔靜脈 (inferior vena cava) 受壓影響血液循環。若懷疑母親脊椎受傷,則不應胡亂移動病人,可選擇用物提高母親右邊臀部或將母親腹部推往左邊。

到院後,需盡快進行死後剖腹產取出嬰兒搶救。急症科、婦產科、新生兒深切治療部 (NICU)會在母親到院前預備好,爭分奪秒把胎兒救回來。

-----------------------------------------------------------------------------------------------------------

Reference
1.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342380/
2. http://emedicine.medscape.com/article/83059-overview#a30

h
如我有任何誤解,請大家多多賜教,謝謝 :)

-----------------------------------------------------------------------------------------------------------

感激醫護人員不斷的努力,也大概是媽媽最後的庇佑,經搶救後嬰兒回復心跳,現留醫NICU。

寶寶,沒了媽媽,以後的路會很難走。在你要跌倒的時候、在你哭的時候、在你成長的每個時刻,媽媽也不能在你身邊與你一起走過。願你堅強,好好珍惜自己得來不易的生命,好好活下去。即使不在你身邊,媽媽也會在天上看顧著你。。。

過後,總曙光

 -----------------------------------------------------------------------------------------------------------

半桶水學護戰鬥記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halfhalfn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