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

救命救急實習記(二):走入急症室

(上回提要:救命救急實習記(一):最前線的戰地

- - - - -

這回的「救命救急實習記」,將會走入急症室,為大家介紹一下這迷宮的各個部份。


分流站

病人甫踏入急症室,登記過後,便會由急症室護士進行分流。所謂「分流」(Triage),意指護士根據病人生命表徵及臨床症狀,把求診病人劃分為不同類別,以決定病人接受診症的先後次序。

記得急症室護士朋友說過,分流是很難掌握的一門學問 --- 要在短時間內進行快速評估,分辨出病人的嚴重程度。當中涉及對不同病症的認識、找出病人潛在問題和迅速進行決定的能力,沒有一定經驗絕不能勝任。

分流級別亦絕非由護士「一味靠估」--- 各急症室均有相關指引,協助護士決定優先次序。

而分流級別可分為五大類:

( 來源:急診鋼鐵人Dr.魏,April 2015 )

雖然以上圖片是描述有關台灣的急症分流級別,香港的也是大同小異,主要分為第一至第五類:危殆 (Critical)、嚴重 (Serious)、緊急 (Urgent)、半緊急 (Semi-urgent) 和非緊急 (Non-urgent)。根據不同的分流級別,輪候時間亦有不同。一般而言,危殆和嚴重的病人可立即進入「R房」(急救室)接受診治。

「知唔知點解一年到晚有咁多人濫用救護車?」資深護師曾問我們。「因為啲市民成日以為call車黎就好似急啲,有得快啲見醫生!」事實是,所有求診人士到達急症室後均需重新接受分流,以救護車送院並不會優先接受診治。



非緊急/緊急病人診治區 (Ambulatory Care, AC; Emergency Care, EC)


(圖片來源:on.cc)
非緊急病人診治區 (Ambulatory Care, AC),主要為半緊急及非緊急類別病人(如傷風發燒感冒肚痛生痔瘡生暗瘡等等等等...)進行診治及護理。此類病人一般會在大堂輪候數小時,再由醫生在診症室治理。在診症室的背後,亦有護理人員為病人進行護理,如傷口護理、及安排心電圖、照X光、抽血、驗小便等檢查。

緊急病人診治區 (Emergency Care, EC),和 AC 有點類近,但主要服務被分流為第三類(緊急)的病人,醫護人手亦較多。病人一般可在半小時內接受診治。

裡頭的空間,以布簾分為一個個的診症格 –– 病人在診症格內接受檢查,然後醫生再透過臨床症狀及其他檢查結果,決定病人是否有需要入院。

另外,EC 和 AC 共用一所小手術室,予病人接受如縫針、放膿等等微型手術。有別於病房,這裡的小手術,一般由曾受訓練的急症室護士進行,讓工作流程更順暢。雖然並非由醫生動手,但她們的手藝也十分優秀,絕對不比醫生遜色。



「R房」(急救室,Resuscitation Room)

(圖片來源:有線電視節目《急症室生命線》)

「R房留位,Cardiac Arrest,五分鐘後到 –– 」
「EC 轉 R房,pneumothorax」
「Hypotension,Triage 過R房」

急症室的廣播系統,常傳來同事們的聲音,告訴我們病人需要到「R房」接受急救。

小學護來到急症室實習前,曾想像「R房」會是怎樣的一個地方 –– 也許像個戰場吧?是個應有盡有、擁有先進設備的地方嗎?站在生死邊緣,大概十分緊張、壓力很大吧?

事實的確如此。這裡有著大量應急藥物和儀器,以應付不同的緊急狀況。來到「R房」的病人,也會連上心臟監察儀 (cardiac monitor),緊密監察維生指數的變化。常用儀器也包括心臟去顫器,不同的人工氣道,插入氣管內管的用具和呼吸機,下藥的儀器等等。

醫護人員們分秒必爭,在小小的空間迅速進行診斷和搶救,穩定病人狀況後再送上病房接受進一步治療。



「Trauma房」(創傷室,Trauma Room)

(圖片來源:bannerhealth.com)
「Trauma房」專門用作診治因意外而受到嚴重創傷的病人,如高處墮下、交通意外、工業意外等。其設備和「R房」十分類近,另設有其他和創傷有關的儀器和用具,如超聲波、脊柱板 (spinal board) 、流動X光機、暖爐等等。

每當有創傷病人到院,經急症室醫生初步診斷後,便會啟動 "Trauma Call"  –– 當值的外科、骨科、腦外科及深切治療部醫生會被傳召至急症室,由急症室醫生作為主導,共同診治創傷病人。

比起「R房」,創傷室是個混亂得多的戰爭場面。血淋淋的鏡頭、皮開肉綻的病人、肉眼可見的骨頭、滿地鮮血的戰後災場,也是小學護曾親眼看過的畫面。

創傷病人經過X光、電腦掃描等檢查及各專科會診後,會轉至病房或深切治療部作進一步治療。如病人情況極危急,如嚴重出血等,有機會直接送到手術室進行手術以作搶救。



「O房」(觀察區,Observation Area)

(圖片來源:news.now.com)
顧名思義,「O房」是讓一個病人接受短暫觀察的地方。有時候,病人在接受醫生診治及藥物治療後,會在觀察區逗留片刻接受護士觀察,看病況有否好轉,再由醫生決定出院回家或收入病房作進一步治療。等待接受電腦掃描或入院的患者,也會在此接受觀察。

" Unstable Emotion " –– 情緒不穩,是急症室極常見的精神科診斷。經急症室醫生作初步評估後,精神科病人會在「O房」或急症科病房 (EMW, Emergency Medicine Ward),等待精神科護士或醫生作進一步評估。視乎患者精神狀態,病人有機會需要被強制收入精神科病房,以防其繼續傷害自己或他人。

精神科病人通常也會被放進「O房」裡的一所小房間接受看管。小房間軟綿綿的牆身,以防他們把頭撞到牆上傷害自己;鎖上了的房間、閉路電視、和門外的保安,避免「逃離瘋人院」的戲碼在急症室上演。

記得帶教同事說過,這裡是急症室最辛苦的崗位。只有兩名護士,看管著數十病人、安撫焦躁不安的病人和家屬(有些還要蠻不講理)、處理大量入院文件和化驗報告、還要隨時觀察著病人的情況.... 很考護士的耐性和應變能力呢。



其實仲有...

為應付各式各樣的病症,急症室其實還設有很多小區域,如供眼部檢查及洗眼用的「eye房」、婦科檢查用的「gynae房」、照X光的區域等等。

偶有搶救失敗、在急症室離世的病人,家屬未能接受突如其來的打擊,便會被請進「靜室」裡稍作休息,讓情緒冷靜下來。在急症室的某個小角落也設有警崗,由區內警察駐守,處理市民和院內職員的求助。

最教我們喜歡的,當然是「茶房」(哈哈哈)!!!醫生、護士、健康助理、學生們無分你我,坐在龐大的茶水間裡休息,邊看電視邊說笑,散播著快樂的空氣。



其實出 A&E 真係好開心 :)

不同的急症室,或多或少也有少許分別。以上的文章,是小學護憑記憶和從前的日記綜合而成的。如有錯漏補充,請各前輩多多提點!也歡迎在急症室工作的你們和小護分享更多。謝謝 :)


下回預告:
救命救急實習記(三):Trauma

(Special thanks to A&E Dr. D, for his help on proofreading this long passage :D You are a good doctor :D )


小學護成長日記

2016年3月4日 星期五

後會有期



謝謝各位的厚愛
小學護自知文筆笨拙
寫下的日記 卻有幸得到大家的支持

從小學護開始 一直寫到畢業成為小護
每次回看從前的文字 也會想起從前的回憶

因為文字 讓我成為了一個更勇敢的人
因為文字 讓我認識了和我一樣愛寫作的朋友
因為文字 讓我可以留下當下最真摰的感受

只是不知道 從甚麼時候開始
不知不覺間成為了陌生的自己
再也沒法讓自己感動下去
也忘記了最初的夢想

大概也該是時候停下來
珍惜身邊最重要的人
努力做好現在的工作
尋回真正的自己

最後 想和支持過小學護的你們道謝
謝謝你們 在facebook讀著冗長的文章
你們的每一個留言 讚好 和分享
也給了我寫下去的動力

小護答應你們
當我找回初心的時候 一定再次寫作的
也許數週 數月 或者更久
還有很多東西想和你們分享呢

再次感謝大家的厚愛
小護要去找回當初最純粹的那個自己了 :')
最後 小護想謝謝你
如果當初沒有你 大概我也寫不下去

祝願大家 在變幻莫測的大世界裡
在生活的洪流裡 也能堅持做好自己
珍惜身邊待你好的人
感受生活和生命的每一份感動

共勉之 :')